昨晚看完一本英文自傳書
Rabbit: The Autobiography of Ms. Pat
一本既讓人心碎 卻又帶有幽默感
難以吞嚥的苦
卻容易嚼食地在屏東幾天就讀完了
Ms. Pat 是一名脫口秀搞笑藝人
她出身在亞特蘭大最貧困、底層的底層
他們稱之「hood」(貧民區)
開頭書中就寫道
“I know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ey know what it’s like to grow up in the hood. Like maybe they watched a couple of seasons of The Wire and they got the shit all figured out. But TV doesn’t tell the whole story.”
「我知道很多人以為他們知道在貧民區長大是什麼感覺。 也許他們看了幾季《火線重案組》就以為差不多就是那樣,但電視並不會告訴你所有的事。」
某種程度,這本書真的有開啟我對貧民區的想像
雖然不是說電影中沒見過這些場景
但沒有這麼連貫地、整體地
從第一人稱視角講述著
生在貧民區為何永遠脫離不了那下陷的泥沼
Ms. Pat (書中的人都稱她Rabbit)
媽媽是酒精成癮者
外公經營非法酒吧 後來因為開槍射客人被抓去關
之後就跟著媽媽及四個兄弟姊妹四處搬家
在繳不出房租前就搬到下一個住所
越住環境越差
她從小就被媽媽男友性侵
12歲交了男友
14歲的姊姊就一直「教育」她:男人都只要你的下體
結果姊姊14歲就懷孕
而Ms. Pat 13歲也懷孕
並且再15歲時又懷孕生了第二個
為了生存
她開始接觸販賣毒品
賺了不少錢
但也承受不少風險
包括中間入獄近一年
小孩無人照顧
她的三個哥哥都入獄
她的姊姊生了四個小孩後
染上毒癮 而無法照料小孩
在那個貧民區
彷彿每個人命運是輪流復刻彼此
直至今日
還是一個接一個的未成年少女懷孕
整個區充斥著賣毒的、染毒的
毒品吞噬了理性
到處是像喪屍一樣 面容枯稿的毒癮者
不停的抓癢 抖動 在地上找尋有沒有毒品殘屑
人手一支手槍
就算是家人之間 一言不合也掏槍怒射
到處是搶劫偷竊
Ms. Pat的哥哥們就長期或偷或搶被關起來
其中有一次 大哥被放出獄
回到家看到一家七口(包括剛出生的嬰兒)
蜷擠在一個髒亂的一人房
哥哥立刻掉頭出家門
到街上搶了一家店
因為牢房都比家裡寬敞
他寧可回監獄
這本書幾乎是到最後
才提到她的洗心革面
先是透過社工 讓她拿到了醫療助理的證書
畢業後面試 順利拿到offer
但在臨走前
雇主以輕鬆的口吻跟她說
「你在下禮拜上班前去一趟警察區
我們要做一個犯罪背景確認
別擔心 只是走一個流程而已」
Ms. Pat 心往下一沈
但還是去了一趟警察局
本來以為她的犯罪記錄只是一張紙
沒想到印出了二三十頁厚厚一疊
還在封面寫了大大的「convicted felon」(重罪犯)
她帶著極糟的心情去找她的社工
可是因為她生性就有幽默感
形容總是繪聲繪影 恰到好處
講到最後
社工笑太大聲到還要去關門
流著淚說
「我覺得你好像不該去做醫療助理
你這麼好笑
不做搞笑藝人太可惜了
你大概是我看過最好笑的人!」
就此啟發Ms. Pat 成為脫口秀藝人
寫到這裡
我發現我真的不大會寫閱讀心得
好像只會寫小說概要
要有什麼高深的見解真的很難
但看完會有一堆五味雜陳的感覺
無法言表 堆積在胸口
換個話題
寫一寫突然看到窗外有很多鳥!
出去拍了照
鄉下的田園之美
真的很療癒
---------------------------------------
來一首韓國的匿名歌手Parannoul的歌
We Shine at Night
VIDEO
他的風格是瞪鞋搖滾 shoegazing
為什麼要叫做瞪鞋
是因為表演者永遠都演奏著吉他
低頭操作著地上的合成器
感覺很像是盯著鞋子
整張專輯的聲響很嘈 很炫
但就像是白噪音那樣在劈里啪啦中變成一種色調
不刺破的聲響夢境
讓人神遊其中
這位Parannoul很神秘
曾形容自己只是一個在房間裡做音樂的學生
但這張專輯After the magic 獲選pitchfork 2023 前五十專輯
卻仍真人不露相
好低調
整張專輯都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