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星期三

Supermassive Black Hole_Muse



這首歌是我少數enjoy的muse歌裡的其中一首
這首歌聽起來不大像他們的歌
聽起來很bitchy 感覺是給像小甜甜或關史蒂芬妮之類的女生唱的
而且也很像台灣的流行歌
某種程度 很像阿妹的好膽你就來

我後來才發現
這首歌是twilight第一集裡 吸血鬼家人打棒球那裡的背景音樂
我只記得當時覺得那個scene很帥  音樂也很帥
原來就是這首歌啊(恍然大悟)



上禮拜五
我婆婆邀我跟j 去uc berkeley museum聽一場弦樂四重奏音樂會
(場地滿酷的而且音效出奇的好)

婆婆的好友sarah是這個program的主辦人
她是近代古典(contemporary classical)的鋼琴家
近代古典或二十世紀音樂講究的不是美 而是一種印象
在技巧,和聲, 表演上求新求變
不再拘泥於什麼主題,發展, 再現之類的古典架構
致力於跳脫框架
但有時候太過份的想要跳脫框架
而變得毫無道理
就很難抓住觀眾的心

我其實很enjoy這場音樂會
每個新的句子,每個音,每個彈奏方法都是我可以學習並用再配樂的
聽完大開眼界  有種衝動想把台上的譜偷回家
就算感情上沒有引起我的共鳴 我也很樂於聽到新的東西
但對j來講  就不是這樣了
他說 "i feel it's like an hour tuning(像是調音調了一小時) "

我想我之所以會選擇學習電影配樂而不是作曲
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覺得電影給了音樂定義 給了框框
讓音樂不再只是作曲家腦子裡的天馬行空
當配上了影像
音樂賦予了影像感情  影像賦予了音樂意義
因為有了可以“感動”的“理由”
一切就變得很親民
就像聽到辛德勒名單John Williams的配樂 那段 Izthak Perlman的小提琴
會讓人想落淚
雖然沒看過電影的人聽音樂可能還是會覺得很感動
但我想感動的程度是有差異的

當然我這個說法可能邏輯上並不充分
也有很多音樂不是電影配樂 也能讓人充分感動
貝多芬的月光 或英雄 
光聽前奏就開始掉淚的人也有
所以我常常很好奇到底什麼是好音樂 好藝術
到底音樂可以客觀 還是其實它就是全然的主觀
它為什麼能被批判 條件是什麼
那些條件能夠適用於所有音樂嗎

同樣的
我也很好奇視覺藝術的主觀與客觀性
我問j 說他喜不喜歡他媽媽的畫
他說有些喜歡 有些不怎麼喜歡
我說那整體來講 他認不認為他媽媽是好的藝術家
他說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她真的很為了藝術而活

他媽媽真的可以為了藝術
搞得自己一天只睡三個小時 假日也在拼命辦展覽 參加座談會
堆積如山的作品  冰箱裡總是會有數不完的雞蛋因為要畫蛋彩
總是東奔西跑  每年都飛到歐洲去教學生畫畫

但努力不代表好藝術
那什麼才代表好藝術
j 說他媽不在乎所謂美感 她在乎的是他的畫能展現一種哲學思想或是社會影響
"an impact"

我覺得很多前衛藝術 都很在乎這個
但是如果藝術家在乎的是一種 impact 
那當觀眾不了解你的中心思想 那這種impact不是就等於零嗎
一個百分之九九點九九的觀眾無法理解的藝術
這麼不accessible 還能算是好藝術嗎

但整體來講
人們對音樂的理解好像還是比對視覺藝術高一點 是不是
因為有這麼多的音樂節目
卻都沒有視覺藝術節目 
我有印象的只有bob ross吧


我覺得
大家只能接受“應用”視覺藝術
比方說視覺設計 室內設計等等
但對fine arts 瞭解的人就真的很少
如果用音樂類比
喜歡古典樂的人跟懂古典樂的人就多太多了吧



主題曲我選了謬斯的歌
因為我其實不是很懂他們的歌
但我有很多朋友 包括音樂家朋友
對他們的喜愛都很瘋狂

前幾天j回家就興沖沖說他一整天都在聽muse的新專輯
太好聽了讓他決定立刻買
在車上他就硬要放他買的新專輯
可能那天我心情也不是那麼好
聽了三分鐘 就無情的說 好吵喔 就伸手關掉音樂
j 就有點神傷的說 
為什麼你這麼不喜歡他們 好吧我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再聽
害我也覺得我是不是太不open minded了
於是
隔天慢跑的時候 
我就把他們在spotify上最紅的二十首歌反覆地聽
其實有很多還是很不賴啦 
而這首歌是其中一首我覺得很動感的哈哈(好差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