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ily Dickinson 艾蜜莉・狄更生
被譽為十九世紀最偉大的詩人
出生富裕人家的千金
wiki形容她:高產卻孤僻的詩人
她的一千八百首作品,在世出版只有十首
Emily相信創作的目的 不該被評論
她每寫完一首詩,就只是安靜地把它放入抽屜內
永不公開
喜愛園藝的她
收集超過四百種的奇珍異草標本
父親為了她興建了溫室
她喜歡在溫室裡培育不同的花朵
與人通信的時候
總是會連同花束一併送給收信之人
但是她說 "they valued the posy more than the poetry"
(他們總是重視花朵遠勝過詩詞文字)
這樣一個敏感 脆弱 極富自尊的人
一生不接受批評
想她九泉之下
如果知道 自己作品受世人盛譽
應該會很開心吧
-------------------------------------------------------
昨天晚上去看NSO的火鳥
火鳥真的是個好魔幻 爽度很高的作品
那個如夢似幻 鬼魅感的半音階根本就是德布西牧神午後的延續
有很溫柔 也有磅礴到爆表的樂章
這應該是我這兩年看到最好看的交響樂表演
Stravinsky爺爺在寫這個作品的時候才28歲
跟後期的十二音列風格大相徑庭
這時候的Stravinsky
浪漫 有極高的旋律性
和聲層次豐富 又很有空間感
每一個樂器都有很多的呼吸空間
清楚的感受每個樂器的獨奏與重疊
火花四射
在LA上課的時候
和聲學的老師曾說他很喜歡去Stravinsky常去的咖啡店
坐在Stravinsky以前常常坐的位置附近
想像他在那邊創作構思的樣子
如果真的可以穿越時空
其實我每個人都好好奇
Stravinsky在洛杉磯這個四季如夏的地方
淺心研究十二音列的模樣
那是他又是對手又是朋友的荀貝格的音樂發明
雖然生前跟他隔街互罵
但在荀貝格死後 竟致力於用他的系統創作
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呢
我也很想穿越到十九中世紀的麻州
看看迪更生的專心寫詩的樣子
全身穿著白淨的麻布衣
細心檢查植物標本有無按照序號排列好
走到她心愛的溫室花園
香氣怡人
看她採下最鮮豔欲滴的花朵
捆成精緻的一束
斜斜的固定在信箋上
也想看迪更生做薑餅的模樣
據說她的食譜到現在還被保存下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