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星期日

Gentle Giants_Pol Belardi

又到了兩個月一次的部落格時間了

不喜歡這樣敷衍的自己

我想要認真生活 認真記錄的


不是要講一些什麼重大的事

而是想要寫一點點讓人心靈有一點滋潤的小事

對於37歲的我

現在最在意的

好像是這一點點的養分

而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大夢想


最近的工作有一點忙

相較於前三個月幾乎沒案子

最近有著比較規律的工作時間

我發現了一間神秘的路易莎

一間幾乎沒人 

簡直是我一人獨享的辦公室

這間路易莎有一座空橋連結到一間五星級酒店

早上的酒店很空曠  

廁所像是迷宮一樣大 (大到點不合理)

有二十幾間 

每一間都有著折成三角形的廁紙

我覺得我好像廁所富翁

每一天都可以選擇任一間來用

也從來沒遇見打掃阿姨以外的人


日復一日的像個上班族早上九點前到

然後自由的工作到不想工作就離開

我其實真的喜歡這種規律

世界這麼大 什麼都不用管

只要安靜的follow一個作息

不用思考太多 不用跟人交流

不用陷在人際關係的泥濘裡 

很漂浮 很輕鬆


從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一個 I人了

我最近常常在想


前幾天中秋節

有點半推半就的去參加Jacob新認識的朋友家烤肉

原本以為是個小型聚會

一去十幾個不認識的外國人

內心暗喊不妙

但入了虎穴

只好拿出我訓練有素的e人人設

跟這個義大人聊完 跟那個美國人聊

跟美國人聊完 跟法國人聊

連狗都順帶的社交好了

聽說那狗有躁鬱症 時而會發瘋要咬人

被我用兩塊油滋滋的cheese給收買了


回家路上

我在捷運上悠悠地說

「今天真的太痛苦了」

「真的嗎?可是你看起來很好 很友善噎」J驚訝地說

我知道啊 

大家都好了 換得我不好

這就是I人的特色不是 ?

社交就是在消耗自己的每一吋靈魂


可是沒有社交的生活也著實空虛

I人要怎麼在這種循環中找到一個舒適的方法

真是一生要面對的課題


---------------------------------------


上篇也是一個多禮拜以前寫的

然後一直都沒有發出去

這週經歷了爸爸的手術

第一次在手術進行時 在門外等待

媽媽說她蠻緊張的

我倒是還好(不孝)


等了三個小時

突然媽媽手機響起

「喔。喔」「現在要轉喔?」

掛掉電話跟我說

「爸爸要轉加護病房耶」


我不記得當下我回什麼

但記得覺得很難消化

不是說不大可能住進加護病房嗎

不是說是萬一

什麼情況會是那個萬一 

how could it be


我跟媽媽被叫去要立刻清空普通病房

我們沈重但很冷靜

安安靜靜地快速收拾普通病房的東西


兩人收拾好 心事重重地等電梯

電梯門一打開

媽媽突然叫出聲「醫生!」


眼前正是爸爸的主治醫生

但他不是穿著醫師服 更不是手術衣

而是一身便服 手拿雨傘 準備回家的樣子


他看到我們

立即說明手術順利

轉加護病房是因為手術時間比較晚

我跟媽媽可以回家休息

讓專業的人來照料過夜


在短短的電梯移動中

他給我看了切下的腫瘤照片

那完整圓滾的一顆 

你說像披薩 他說像蛋塔

都懷疑那是醫生的早餐照


眼看他就是要去b2停車塲

我拉著媽媽在一樓出來

兩個人在電梯門口頻頻道謝


我心裡則是想著

這個火速收工

真的很像nso音樂會時

觀眾都還沒散場 團員早就換好衣服 開車離開了


晚上七點 

加護病房的探病時間到了

爸爸全身都在顫抖

旁邊兩盞烤燈似乎一點用都沒有用

他不停地說 好冷

聽說是麻藥退後的正常反應


隔天我們又接他回了普通病房

從七八根管子

慢慢一天拆一些

拆到今天宣布出院


這幾天不僅是爸爸的人生第一場大手術

台灣也經歷著奇怪的山陀兒颱風 (後來才知道山陀兒是一種東南亞的可食果子)

我們在全台放假的風雨天  室內守著爸爸

看他復原神速

也覺得醫療科技挺神奇


希望這是最後一次的大手術


---------------------------------------------


一直沒發出去的blog

 還累積了兩篇

就這樣吧

louisa 在放厲害的爵士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