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伊坂幸太郎的《鯨頭鸛之王》
已經很久沒有覺得劇情無法預測的驚喜感
能夠在圖書館茫茫書海中遇見這本書 不只是緣分可以形容
甚至有種幸運的感覺
從書脊的名字就覺得特別
好像近來也有聽到這種鳥
拿起來翻了一頁便覺得有趣
直接就用手機借出
鯨頭鸛簡直是世界上長得最像恐龍的動物
看它的銳利眼神 跟超大的嘴
不真實的程度 很適合被畫成漫畫
牠其實不是鸛 而是鵜鶘家族
所以有綽號叫做死亡鵜鶘
是動物界的頂級獵手
但這個書不是一本鳥類書
鯨頭鸛就是一個神秘的引子 一種意象
整個故事將極度寫實的日本企業文化
甚至是政治 娛樂圈的描寫
與奇幻的一場以鯨頭鸛為主角的夢編織
因為日常生活的描繪太真實
加上許多讓人會心一笑的描述 跟男主角內心的OS
而讓虛幻增加了重量
通常這種寫得很奇幻的書 最後結局都很難收尾
我的確覺得書的巔峰是在大概一半
會讓人忍不住想說 「這本書也太特別了吧」
但又忍不住擔心是否之後就要走下坡
幸好一直到結局也都有在八十分
而且對於鯨頭鸛之夢與真實也有不錯的解釋
作者很謙虛的在書尾形容這本書是「正統的娛樂作品」
都能想像他邊說這句話邊做著日本人「這沒什麼(何でもない)」的手勢
好像一副這書只有討好大眾 沒什麼意義或文化價值
但光就形式來說
我覺得這本書都能稱作藝術
-------------------------------------------------
《正年》結局啦
雖然編劇有很多進步空間
例如文鈺瓊前後人設也差太多了吧
這個消失莫名到不得不猜測一定有第二季
但最後一集幾乎靠著金泰梨一人的強大氣場還是完美收尾
不知道在哪個文章有看到
其實唱歌不是金泰梨的強項
但她發現只要很投入 這個表演就會很吸引人
真的是這樣
開始表演時 她就有種豁出去超脫感
用著稚嫩的臉龐
要說服你他就是一個願意放棄一切也要站上舞台的伶人
來一首韓國「國樂少女」宋素熙的《어랑타령 + CLASSIC》
迷幻的電音
結合傳統的民謠形式-「打令」
很有底氣的唱法
高音會想要用黃鶯出谷這種復古的詞來形容
全情投入的樣子
說現代伶人當之無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