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星期四

晚安晚安_魏如萱

帶澎湖的vlog剪出來了!



去澎湖 是J離職後的小心願 我從來沒有去過台灣離島 很開心於可以去看傳說中的#花火節 本來看到官方宣傳是有史努比主題無人機表演 期待萬分 結果煙火炸完人潮散去 留我在原地問號

好久沒有vlog了 這次是開刀以來第一次拿起相機記錄旅行 甚至更久 我覺得好像有兩年了? 我還升級購入了一個pocket3 鏡頭真的好穩啊~~ 但是用起來還是不習慣 也沒有認真的對著鏡頭叨叨 所以這次的敘事很多是用打字的 這樣的風格好像也還不錯 剪輯過程覺得蠻安靜的

這次住了#住海邊民宿 鏡頭比較少但是是用心的民宿 老闆跟老闆娘都是正港澎湖人 親力親為的老闆是退伍的職業軍人 跟做飯很有天賦的老闆娘是是高中同學 兩位看起來超年輕 完全看不出來有三個小孩 他們說澎湖大部分旅遊業一年都只有夏天有收入 冬天沒人要來 東北季風超強又刺骨 台灣颱風是七級風就放假 他們平均風是六到八級

老闆說高中畢業就在目斗嶼帶人潛水
起早貪黑 六點多就要到公司去弄船
曬得跟黑人一樣 月薪兩萬
冬天還沒有薪水 還要找其他工作
所以他那時候就決定 要自己當老闆 
很年輕就決定要開民宿

我們這次結合了開車跟#騎腳踏車遊澎湖 早上四點起來騎腳踏車 非常的青春 在黑暗的鄉下田野穿梭 摩西分海的日出 在風力發電機旁的腳踏車道騎乘 到了十點半 日頭炎炎 直射臉龐的烈陽 忍不住單手騎車 單手遮陽 這些記憶 相信都能記很久

這次唯一的跳島行程 就是選一個行程只要18分鐘的#吉貝嶼 小島上摩托車是唯一交通工具 船停靠的港口就有很多人在兜攬 我們沒駕照 乖乖的用走的 徒步還是有徒步的好處 輕易的就走到空無一人的絕世蔚藍海 浮在海上望著同樣令人著迷的白雲千姿百態 可以用秘境來形容

#澎湖水族館 票價頗高 本來想說進去吹吹冷氣 冷氣竟然不開 堂堂一個公家旅遊機構有必要省成這樣嗎 但水族館的「策展」很強 每個海洋生物的介紹都超有趣 應該是我學到最多的一次水族館

#通樑古榕#大退潮潮間帶 都是第一次看到的景象 澎湖雖然觀光方面有帶加強 但細細挖掘 還是能看到很多當地特有的景象 --------------------------------------------------------------------

前幾天晚上聽到了娃娃的晚安晚安


晚安 晚安 晚安 你聽不聽得到

晚安 晚安 好久沒有和你晚安

晚安 晚安 希望你都好好的

晚安 我要跑去你的夢裡找你說

晚安


突然無法抑制的想念我的Torty

再兩天就一年了

Torty走的那日 

心痛的感覺怎麼還那麼記憶猶新


這一年來

常常會有一種被想念淹沒的無力感

想念就像是突然從四面襲來的浪花

而我就是一個人 在一塊岩石上

突然浪來了  

我什麼都沒辦法做

只能被淹沒 

載浮載沉

靜待退潮


上次看到一個費翔的採訪

他說

悲傷是愛的代價

我們無法切斷 

必須去接受它


不知道為什麼這句老生常談的話

「悲傷是愛的代價」

卻那樣深刻的在我被浪潮淹沒時

出現在腦海


一個遺留在我心中的影子

知道你已經不見了

也不相信有靈魂會存在哪裡

但是 

Torty 

我還是一樣地想念你 

真是無可救藥






2025年6月2日星期一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Op. 43_Rachmaninoff

驚覺2025已經快過了一半

今年的時間過得時快時慢

似乎跟身體狀況的感受很有關

常常覺得生活忽而停滯 忽而轉瞬即逝


關節的腫脹 大腿隨時隨地酸痛

這兩三個月已經變成一種常態

提前體驗老人的感受

站起來坐下都很希望有個扶手


手術前一個月

我開始嘗試線上物理治療

遠在印度的物理治療師 Dr. Prachi 

變成我最密集「見面」的人

從一週五次 一次一小時 

到現在一週三次


從本來不怎麼聊天

安安靜靜的療程 

到現在偶爾會穿插聊印度食物食譜 聊聊youtuber 

我喜歡她剛剛好的友善  剛剛好的回應

總是有問有專業的答 

雖然跟吃維他命一樣 難估計到底有多少幫助

但光是伸展 肌肉訓練 有人仔細的陪伴

再加上一堂不到台幣兩百 (重點)

就覺得值得繼續試下去


世界的距離真的會隨著科技而縮短

在台灣這一端聽得到醫生那一頭印度標誌性的喇叭聲

彷彿在聲音的世界 我就置身在印度

英文讓人可以跨域溝通這件事到現在仍然覺得奇妙

雖然彼此都有各自的語言 

但需要的話還是能使用共同語言來進行某項任務


線上治療打開了我對遠端的一些想像

有趣的是 這些線上專業人士似乎都是女生

不知道這某種程度 是不是代表現實職場對女性的不友善

讓他們必須另謀出路 轉向線上看診


除了線上物理治療

我已經持續兩個多月的素描課

也算是眼界大開

專業的素描顛覆了我對畫畫的認知

終於知道厲害的素描

就是對物體 對光 對明暗面的理解

該怎麼用鉛筆反應出質地 光澤 凹凸 

我以前的繪畫 

就是在抓一個型狀

再觀察一些細節 

套一句老師的話

「細節最簡單 有眼睛都能觀察畫出來」


而最難的 是眼睛看不出來的

但畫上去 就很make sense 

有些反光或是高光區 一旦被強調

立體感就立刻倍增 讓主題躍於紙上

這些也是區分厲害跟普通素描的關鍵


我的老師wei 

幾乎就是拆解物體大師 

總是用各種立體圖形來解釋該怎麼畫陰影漸層

雖然老師講得很認真 

但我聽得一知半解

我發現自己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就是模仿

藉由模仿再整理出結論 


上禮拜畫的山雀


很希望「覺得有趣」這個感覺永遠不會消失

學習能夠感到「omoshiroi~」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好的享受之一

被批評 或是 被稱讚 

有成就感 或是 有挫折感

這都是必經的心路歷程

希望勿忘初衷


常常覺得可惜

以前也曾經覺得作曲是那樣的有趣

覺得學習作曲是一個很大的享受

曾幾何時就這樣變質了呢

真希望能把作曲找回來


---------




前天去看周善祥與長榮樂團演奏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周善祥真的是穩健到不行

那些敏捷的琶音各個晶瑩剔透 

優雅的跟小精靈一樣 耳朵只有在後面追逐的份

本來在台下聽的時候

以為這些都是台上十分鐘 台下十年功

默默在台下感嘆鋼琴家長久練習就為了成就這一刻

後來才發現他就是曠世奇才 根本很少練琴!


就跟看森川葵一樣

我想世人都很喜歡看到天才

一派輕鬆又很謙虛的模樣 完成了別人一輩子也達不成的夢想

但要是自己真的是演奏家 每天練琴練到手廢掉

看到有人不怎麼練琴 自然而然可以彈成這樣

不是一件很崩潰 很懷疑人生的事嗎


我在youtube上找到的這個鋼琴大師Ashkenazy的版本

也是很流暢 不知道大師花了多久時間練習

我也很喜歡 除了變奏23有一大段樂團沒對齊有點可惜

其他都很好聽

我很喜歡變奏19的鋼琴 

很像是sequencer跑出來的音階

非常有科技感


然後大發現就是 我不知道變奏18原來是出自帕格尼尼狂想曲

聽到的時候心裡大吃一驚:「這不是似曾相識的配樂嗎?」

好好笑也有點白痴 從來沒有去探究原來這一段的出處

竟然是主題的inversion  

長知識








 





 














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Alone Pt II_ Alan Walker & Ava Max

從泰國回來了

旅行真的好累

坐車走路等飛機 

其實都很考驗體力

日頭毒辣的太陽

曬得人脫水 萎靡


曼谷的價錢亂七八糟

百貨公司賣著一雙一萬三的球鞋

參觀個廟要三百

按摩店兩個小時六百

搭一個小時看螢火蟲的船 六十

搭個捷運三站 四十

真的搞不清楚標準

感覺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


出發前因為J沒有問我就直接訂了不能退的旅館

導致我們大吵一架

但事實證明 除了房間很小這一點 我還蠻喜歡這間旅館的

喜歡不用移動行李 每天都住同一個旅館的感覺

喜歡旅館本身就有好吃不貴的餐廳 早上六點開到晚上十點

喜歡超級大的床

喜歡旅館的地理位置就在燈火通明的外國遊客區

到了晚上很多酒吧 掛著吊燈 放著lounge music 很有氣氛

喜歡隔壁就是7-11 每天都去買tofusan 好喝的高蛋白豆漿

住了四五天 就有種「家」的熟悉安全感


喜歡曼谷什麼呢

喜歡他們的雲  澎澎碩大的雲有超現實的感覺

喜歡他們充滿敬意的打招呼方式

喜歡他們五顏六色的傳統服飾 


雖然很累

但我還是很喜歡旅行的

換一個環境

任務就是仔細的體驗 觀察

加上忍受一切的不適

累積起來的經驗值跟美好照片

會覺得小有成就感


***********************


前幾天我跟J去看了Alan Walker 

世界頂流的DJ

竟然這麼默默的到台灣來

在一個從來沒聽過的桃園戶外場地 

人也完全沒滿 

讓我一開始有點擔心


但幸好水準很高

音響強 燈光舞台藝術都很厲害

融合大量早期的舞曲

會讓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動起來

才一個人 

卻能帶來這麼多能量

是沒有白紅的


是一個開心 隨音樂搖擺的晚上

搭高鐵回家加走路全程也不到一個半小時

住台灣真的很幸福




主題曲就來首 Alan 的 Alone  Pt. II


上次在部落格上放 Alan Walker 就是alone 

時隔很多年 alone 有出三首 

今天這首是featuring Ava Max

MV似乎也是跟我一樣去泰國玩?哈哈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Real Life_The Marías

昨天去電影院看了flow 

真的好特別喔

好詩意 

對大自然對動物中性又細膩的觀察

跟一般的卡通完全不一樣

僅在動物身上賦予了百分之十的人性

人們卻在這百分之十尋找跟自己切身相關的意義

沒有什麼冒險或是任務的情節

僅僅看著手無縛雞之力的幾個動物

在大水無情淹沒時

怎麼互動

像是一幅會動的畫

看沒看懂好像不是重點

只要照出內心的一點共鳴即可

應該是我近幾年最喜歡的卡通


另外 昨天也看完一本英文小說Lessons in Chemistry

又是一本閱聽合一的體驗

非常喜歡這個唸故事的人

她的聲音真的很有主角Elizabeth Zott優雅感

為這個角色加分很多


這個小說寫作手法極度流暢

輕鬆又靈動

在孤兒院工作 貪財又討厭小孩的神父

在化學研究中心總監其實覺得化學很煩人

掃雷犬其實超會找炸彈 但因為害怕爆炸的聲音而老是避之唯恐不及

寫作的節奏非常精準 不拖泥帶水


雖然整體沒有什麼太了不起的情節

也不是太啟發人心

但整體是個閱讀起來可愛舒服的小說


最近身體真的是每況愈下

我覺得好像有什麼病菌在吃我的身體

難怪 古代的人叫肺結核 consumption

全身都被consume的感覺

全身都很虛 每一處都很酸痛

很癢的肺 似乎也跟大腦有連結 想到時就會咳

好期待起床覺得健康的那一天喔

「正常」實在是一個值得感恩的狀態

--------------------------------------------------------



  

很喜歡一點拉丁節奏 以及重複音的副歌

Real Life

來自LA的樂團The Marías 







 


2025年3月6日星期四

Die with a Smile_Lady Gaga, Bruno Mars

上禮拜在林口長庚開了刀

人生第一次住院

原本以為是肺部的惡性腫瘤 

但似乎是良性 希望就一直良下去


這是一次很幸運輕鬆的經驗

除了從麻醉醒過來呼吸管堵住嘴巴 卻又不能呼吸的恐懼感

除了第一天開完刀很痛苦 在浴室半暈過去

除了第二天不小心拉在褲子上

一切都可以忍受的範圍


住院最無法忍受的

是三人病房的浴室

馬桶與淋浴乾濕徹底合一

隔壁床每次更換尿布 都是用水龍頭沖 整個馬桶都是濕的

有時候馬桶也有糞便痕跡 有夠噁

幸好我們離外面的甚少使用的公用廁所很近

開完刀之後 J還借了輪椅推我去外面上

有個乾淨不滑的廁所 這個要求有很難嗎


五天四夜的行程

其實也不無聊

可能是因為開完刀 動作緩慢 降速到樹懶的速度

每個起身 坐下 都要好久好久

一天不知不覺就在這些小動作移動中過去

原來這就是樹懶的世界觀啊!

他們應該也很常感嘆時光飛逝吧


玩玩拼圖  看看書  再看看solo配樂的童話故事下集

溜出去曬個太陽  池塘邊看個鴨子滑水

開刀也可以很愜意啊


J打開集中照護模式

幾乎隨時隨地眼睛都盯著我

咳嗽一下 下一秒他的手就已經在我的背上了

他的五星級看護 

好像是我結婚十二年來獲得最多的關懷

難怪很多人想要用生病來 get attention 

------------------------------------------------------------

自從得知體內有這個淘氣小東西後

生與死的主題就很常縈繞腦海

檢討人生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

最不需要的又是什麼


我想要做一個 generous的人

我是這樣想的

鑽牛角尖 

為了別人的一點人性小缺點

或是為了自己的一點小吃虧 

常常我都氣到不行

對別人generous一些  對自己也是 

 

主題曲就來一首

越聽越好聽的 Die with a Smile by Lady Gaga, Bruno Mars



If the world was ending, I'd wanna be next to you

If the party was over and our time on Earth was through

I'd wanna hold you just for a while and die with a smile

If the world was ending, I'd wanna be next to you


這首歌雖然慢慢的 好像是一首簡單的歌

但其實一切都不大尋常

溫柔浪漫卻又磅礴哀傷

附點的節奏 很像是華爾滋的進行曲

「321, 321, 321 ,321」

和聲的豐富 加重的拍點

小七和弦與大七和弦 的切換

氛圍營造到一百分

當然他們兩位不用說 也是超強的歌手

溫柔直線飆到鏗鏘 時而親密 時而轟烈

聲音又彼此疊加依附 

完全反映了歌名

世界毀滅時都毫不畏懼  只要兩人在一起對彼此微笑

真的是近年來很強大的合唱曲















2025年2月13日星期四

Hana _ Fujii Kaze


一首近來的主題曲 《Hana》 (花)

「我們要迷茫到什麼時候呢 總有一天會明白吧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 一切都是一體的
雖然被各種姿態和形狀所迷惑 
但總有一天 會覺得一切都很可愛 我將成為什麼呢
哪種顏色比較好呢 去尋找內心的花朵吧」

藤井風隨心所欲淡然的唱腔
好像一些沈重的負擔都輕如鴻毛
但卻又帶著一絲憐憫

反覆聽著
好像舔拭著內心的傷口一般
應該是近來聽到最療癒的一首歌

這首MV也拍得很好
拖著覆滿鮮花棺材的他 
從鮮花棺材中起身 灑脫的舞動
喜歡他享受地露出笑容的臉
在營火旁熠熠發光

我覺得這是藤井風與生俱來的舒適感
不在意別人眼光的全神投入
表演起來就像是風一樣超然 

前幾個月他到小巨蛋開演唱會
兩場都開賣立刻完售  
實在很厲害耶
--------------------------------------

近來看完 Pachinko (柏青哥) 這本書
再講跨越四代在日朝鮮家庭的故事
作者是耶魯大學歷史系畢業的韓裔美國作家李珉貞

這是一本極度好閱讀 劇情導向的書
最近發覺我很喜歡的閱讀方式
就是「閱聽合一」
聽英文小說 有時候還是有點吃力的
有聽不懂的 就可以看書來確認到底在說什麼

這在讀這本書時 有一半時間
我的眼睛都沒有盯著書看
是一本很好進入說書世界的小說

我發現很多紐時最暢銷的書
其實大多都是走簡易閱讀的路線
對話很多  用字簡單
很能想像一些學者型作者對這現象的不屑

對於我來說 
簡單的英文書讀起來當然很輕鬆
但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
覺得蠻出戲的

這本由英文來撰寫的小說
描寫了早期的韓國人與日本人的生活
文字中鑲嵌大量羅馬拼音的韓文跟日文
比方說「aigoo,aigoo.....」或是「....... so desu.」
但後面的語言邏輯卻是超級英文
既不能想像這是日韓的生活對話 也不能想像這是美國人的台詞

這本書的每個章回 常常都會換一個人當主角
這個章節講媽媽 下個章節講女兒 
書中很多的人物都有當過一回主角
雖然這樣的手法很討喜
但有一種曇花一現 過眼雲煙之感
好像想講的很多 但卻都只能做個速寫
幾乎每個人的心理狀態我都覺得不夠深刻 不夠能說服我

但對於單純想要聽故事
稍微以管窺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還是蠻好聽的





















2025年2月3日星期一

Tiempo Y Silencio_Cesaria Evora, Pedro Guerra

過了一個奇奇怪怪的吵架年

雖然已經盡力走上正軌

但心底還是有一小塊的破碎

一個角落 掃也掃不完的火藥灰燼


然後昨天 大概是全台灣今年最感慨的一天吧

一個從不認識的電視上的人

就這樣牽動著每個人的情緒

但就像是楚門的世界一樣

把她的一切攤在世人面前

我們似乎清楚她的悲歡離合 遠勝於身邊的許多人

如此愕然 

編劇也不會如此狠心的寫成這樣

但現實不管是否合理 不管觀眾怎麼覺得她命不該絕

一個鍵就結束了人世的這一趟旅程

大家震驚  唏噓

不自覺得想到自己

珍惜當下 好像不約而同得出這樣的結論


啊 

真的好難打起精神來的新年啊

------------------------------------------------------


常常赤腳登台

而有赤腳歌后之稱的西非歌手Cesaria Evora

與西班牙歌手Pedro Guerra

合唱這首哀傷又美麗  

質樸卻又深邃的

《時間與沉默》(Tiempo y Silencio)


一座天空中的房子,

一座海中的花園,

一隻雲雀棲息在你胸口,

一次嶄新的開始。


一個星辰的願望,

一顆麻雀的心跳,

一座島嶼在你的床上,

一次日落的餘暉。


時間與沉默,

呼喊與歌唱,

天空與親吻,

聲音與悲傷。


在你的笑聲中誕生,

在你的淚水中成長,

在你的背上生活,

在你的懷抱中死去。


時間與沉默,

呼喊與歌唱,

天空與親吻,

聲音與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