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星期二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愛是什麼』
『愛真的存在嗎』

這是一個很cliche的問題
人們試著解釋
成千上萬有關愛的詩詞 名言
愛的徵兆 愛的表象 愛的本質
在看完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中:愛的萬物論)
這個問題縈繞在我腦袋
發怔的坐在沙發上
J看我不對勁 問我:
是不是覺得霍金很可憐
我說不是
覺得愛真的好脆弱


這部電影
講述霍金與跟他第一任老婆珍的相識相愛
年輕有為的天才宇宙物理學家與熱愛文學的才女
才子佳人 前途似錦
在最風華正茂的時候
霍金漸凍症發病 醫生宣判他活不過兩年
善良的珍不願背棄他
想陪他走過生命的最後兩年
義無反顧與他結婚 幫他生小孩

但霍金活了很多個兩年
身體卻無法自主 必須要珍幫他料理一切
兩人在結婚二十三年後
霍金與珍協議離婚
各自追求自己的幸福

我真的不知道
為何所有的影評
都說這是多麽激勵人心的故事
對我而言
霍金與珍
就像是暮鼓晨鐘般
告訴人們愛情並不能永恆

愛情是有保固期的
當人都變了 病了
憑什麼愛情該堅若磐石
愛情是有機體
隨時在產生變化
愛情或許只是那第一年的欣賞愛慕
那點激情 那點費洛蒙
再來
愛情是同情
愛情是道義
愛情是照顧
愛情是綿延子嗣
愛情可能是一種患難精神
犧牲自我 造福他人的成就感

也只能把愛情放在霍金這樣極端的例子上
才能看出實驗結果
要是霍金沒有病
他們或許到今天還是執子之手白頭到老
我看到的愛情
是脆弱而經不起考驗的
珍覺得他們的愛可以打敗一切
但是當她以愛奮戰後
愛本身已經變了質
二十三年後
她與霍金才了解到這個事實

Jane: I have loved you. (我曾愛過你)
Stephen: Sorry, I did my best.  (抱歉,我盡力了)

電影以這兩句做為他們愛情的結尾
彼此了解 放對方自由
像是兩個成熟大人的決定
對外 他們說是彼此一生最重要的朋友
那愛情到底去哪了呢
它是否又真正存在過

霍金認真思考宇宙的起源
宇宙為何而存在
我覺得此片有趣的地方
在把愛情跟宇宙做很好的類比
宇宙與愛情 皆是無形又有形的東西
存在了這麼久
卻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沒有人能定論宇宙是上帝還是科學
也沒人能確定愛情是動物本能還是一種精神

我想就因為愛情不能久放
無法預測什麼時後就過期了
才更該更珍惜能夠確切體驗到的愛
每一分每一秒

-------------------------------------------------------

主題曲是電影原聲帶
可以聽到很多作曲家的聲音
尤其非常像電影Philomena的配樂
配器和弦都很雷同
可以比較一下theory第三首3:23  Domestic Pressures
跟Philomena 的一開始主題曲
是不是很像同一個soundtrack的延續



其實我喜歡Theory of Everything的配樂勝過Philomena 
作曲是來自冰島的Jóhann Jóhannsson (好讓人眼花撩亂的名字)
我覺得他的音樂的力度跟電影本身一致
不像Philomena的音樂有點太豪氣華麗了 自嗨的成分有點多
讓人覺得有點打擾
Jóhann Jóhannsson 則有抓到電影的步調
在詮釋情感的收放之間有很好的輔助




































































2015年4月14日星期二

To build a home



"There is a house built out of stone
Wooden floors, walls and window sills
Tables and chairs worn by all of the dust
This is a place where I don't feel alone
This is a place where I feel at home.

And I built a home
for you
for me"


上週進行了個買房的動作
一個兩層樓24坪的公寓  
結果沒買成
與它失之交臂

雖然房子再找就有了
但是這兩星期對它建築了一個家的幻想
在這小小空間憩息 在這兒安生立命 
當這快樂的小泡泡被戳破時
仍然有些微的失落

這種emotional attachment滿可怕的
因為覺得是家 而是不是冷冰冰的房子
一腔熱血想”捍衛家園“ 
聰明的賣家請來staging company 佈置一下
放個嬰兒床 放個小孩子睡的上下鋪
父母的心簡單地就被征服了
“這就是我兒的房間!” 心中就這樣定案了

我是個理性的買家
沒有陷入這個家的迷思裡而昏頭出高價
但是午夜夢迴時
還是會想到這個小公寓
去那附近買菜的時候
也會想要繞去看看
看新的人住進去了沒

也不過是個看兩三遍的房子 

話說
前幾天我簽了人生第一個配樂合約
這部短片差不多三十分鐘
在描述流產的媽媽走不出陰霾
先生覺得太太仿佛變成陌生人一般
壓力太大而參加了集體心理治療
有點像妮可基曼的電影Rabbit hole 

我常在想
為什麼流產的媽媽要這麼傷心呢
不過是個發展不良的受精卵被淘汰了
雖然辛苦幾個月又白費了 
失望之情很能理解
但總比生下來四肢不全好吧

我的小姪女出生前
我們大家都叫她Fetus 也就是胎兒或胚胎的意思
不知性別 也沒有綽號 
how's the fetus doing 是我們的問候語
目的就是少一點情感寄託

這道理就跟買房一樣
在房子變成家之前 它就該是棟房子
胚胎變成兒女之前 它就是個受精卵

但是知易行難
人的心要是能控制的那麼好
也就不是人了

但是看著這個影片
心裡還是覺得滿無感的
這就是沒有同理心的下場
雖不是導演 但想做出動人肺腑的音樂
應該要想像一下喪子之痛才能進入狀況
可是無奈我看了兩遍  
還是很想搖太太的肩膀 
告訴她那只是個受精卵好嗎
你就醒醒吧

講到這個同理心
網路盛傳一個影片
叫作同理心跟同情心的差別



動畫做得很可愛
感覺也滿有道理的
他說同情心會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美化事情
那個狐狸說我流產了
鹿就說 至少你還能懷孕

演講者覺得只有接受對方觀點並且內化
靜靜的跟著那人一起傷心 才能使對方覺得好過
但我做為一個全世界最不會安慰人的人
也就是那頭鹿的代言人
認真覺得  安慰有時候不如就該當頭棒喝一下

就跟嬛環小產後傷心的無法自拔 
人家沈貴人不就拽著她去冷宮 看看傷心的下場為何
而重新激勵她東山再起嗎
相反的  在旁邊跟著主子一起掉淚的奴才們
哭了半天 很有同理心是沒錯
但是也於事無補啊

我很難過的時候
常常是希望聽到一些不同觀點的
當局者迷 旁觀者清
身在那泥淖裡 載浮載沉
若旁人也掉進來 我也不會覺得特別好過
最需要的
應該是別人拉我一把
提醒我旁邊就是陸地 

我沒買到房子
要是那頭鹿在的話
應該會說 
至少你還有地方住 
至少你還有錢買房子
這些聽起來都挺合理的
(也很像是我勸人會說的話)

所以我想 還是因人而異吧
雖然說風涼話是種討厭的表現
但有時候未必全無道理
--------------------------------------------

主題曲To build a home 
來自英國團體 The cinematic orchestra 
The cinematic orchestra 本來是做爵士電音的
一開始不叫做這個名字 而叫Crabladder 
一次機遇下 在電影節幫一部老片重新配樂廣受好評 
從此以此名闖蕩江湖

這首歌是The cinematic orchestra 最有名的一首歌
由加拿大歌手Patrick Watson演唱
被用在很多廣告電影及電視劇裡
我最有印象的是在實習醫生裡跟一部紀錄片叫做Ingredient 
空靈緩慢的鋼琴chord為開頭   
加快的節奏讓人想奔跑
慢下來加入弦樂
弦樂與鋼琴大合奏速度又變快 覺得激昂
最後還是以緩慢空靈作結
整首歌富含cinematic 的元素
難怪成為電影電視的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