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星期日

13 Reasons why soundtrack

剛從仙境般的阿拉斯加郵輪回來
剛剛失去了兩個機會難得的...機會
奮鬥了這些時日 剛剛覺得見到了一些些曙光的工作
又成泡影
全身疲軟 缺乏動力
J剛好也對工作倦怠
這禮拜都早早下班
陪我看劇 陪我騎車

昨天剛看完兩個劇
兩個劇都很精彩
但實在很不下飯

 Big Little Lies 
講環境優渥的富太太背後隱藏的秘密
片頭從一個謀殺案講起
劇情緩慢但是如上漲的海潮
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它吞噬

第二個是13 Reasons Why
 講一個高中女生自殺後留下錄音帶
講述十三個為什麼他要自殺的理由
我昨天看完後痛哭了一場
整夜都在想這兩齣劇的劇情

這兩齣劇都是以女性心理為主軸
一個是30-50歲  另一個則是17歲
我的年齡剛好在這兩者中間
若說同理心 我絕對比較能體會17歲少女的想法
甚至有點不敢相信我已經30歲 不再是那樣的年紀了
但那種空虛 無助的日子 以為早是泛黃的舊時照片
沒想到翻出來看時還是這麼鮮明而刺眼

國中時我曾經被霸凌過
被帶到小角落被幾個人恐嚇
但是這並不是痛苦的根本
比較像是故事裡起承轉合的 轉

痛苦是漫長的 是累積的
就像劇裡的女生一樣
從一開始
突然發現朋友不再是朋友
所有人面孔不再友善  大家對我避之不及
到後來問題發生後 全班的那種事不關己的冷漠
其實中間是有人釋出善意的
戴眼鏡 頭髮捲捲 鼻頭圓圓的女生
她放了一條細若游絲的線給我 在我努力抓住那條線想要求生的時候
她又突然放掉那條線  轉身離去

那些天 我都一個人
事實上 被恐嚇過後
我還是一個人
但是我已經麻痺了
突然發現我不痛苦了
只覺得空虛
上學空虛 跟人講話空虛
老師吩咐欺負我的人要對我友善
其中一個人突然變成雙面人要跟我交換日記
我答應了 每天都寫
但我一點都沒有從中得到什麼
還假裝寫了一些我很快樂終於有朋友了的字在日記了

那一天 媽媽跟我說要讓我轉學
那一天 我知道自己要離開這個地方
不需要課後去跟全班練習什麼無聊的歌唱比賽
記得我收書包  頭也不回的離開那個學校
那一刻 好像第一次呼吸到了空氣

我很幸運
家裡是一個很有愛的家
爸媽察覺了我的痛苦讓我轉學
到了新的學校 迅速交到了好朋友  有了社交
一切似乎就如過眼雲煙

昨晚在輾轉難眠之際
突然得到了一個結論
突然做了一個連結
發現這一切是有後遺症的

我常常在快樂的時候感到悲傷
總是覺得一切的快樂最後都是要消失的
我悲觀 覺得人心險惡 世事無常
缺乏安全感
在我的青春歲月裡 很常嫉妒我朋友之間彼此要好
害怕自己再度的被朋友拋棄

青少年時期的經歷真的是會影響往後的人生的

另外我還得到一個結論
我以後一定不要讓我小孩在美國唸國高中
錯誤的價值觀 殘忍的社交生態
混合著酒精 藥物 性 狂歡 
好像一種怪獸養成記的處方
相形之下 台灣真的單純太多太多了

這兩齣劇的演技沒話說
我都給滿分
但格外可貴的是13 reasons why 的女主角
是把自己浸泡在憂傷後的演技
如此讓人心碎
到底是怎麼讓他們這群孩子演得這麼像

在 Big little lies裡
演家暴夫妻的妮可基曼跟Alexander Skarsgård
接受訪問的時候說
兩個人拍完攏長的家暴戲後
一定會彼此擁抱 隨時問對方心理狀態
這些戲在看的時候我就頻頻的對J說
這也太像真的了吧!
妮可基曼本人也說 她身上很多瘀青的確是拍戲時造成的
身為瑞典人的Alexander 說 他在美國拍戲時
住在他好朋友的家裡 那是一個非常有愛的環境
對他拍完戲後 心裡重新建設的幫助非常大
他很慶幸自己不是一個人住在冰冷冷的旅館裡

連四五十歲的演員都需要心靈撫慰
更何況是出演被霸凌然後自殺的十八歲女生
真心希望這個劇組有強健的心理諮商

 --------------------------------------------------------------

13 Reasons why 的音樂選擇非常重要也非常有趣
它主導了很多情緒
像是
這裡我沒有要你覺得恐怖或傷心 而是一種解脫
或是
我希望這裡你能有多一點同理心

像是Grey's anatomy一樣
大部分的音樂都是歌曲
效果都非常好
放一個歌單在這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